车建兴、汪林朋接连被留置:家居行业“清算时刻”已至

一、从震惊到唏嘘:狂飙时代的必然代价

2025年的春天,家居行业两位“教父级”人物接连倒下——4月17日,居然之家汪林朋被武汉监察委留置;5月13日,红星美凯龙车建兴遭云南监察委立案调查。两大巨头掌舵人一月内相继“暴雷”,市值合计蒸发超300亿元。这不仅是资本的震荡,更是一代企业家命运浮沉的缩影:从借壳上市的资本狂欢,到留置通知的刺骨寒意,折射出房地产黄金年代催生的家居家装行业,正在为昔日的野蛮生长付出代价。

震惊之余,唏嘘更甚。汪林朋曾放言“千家店面、千亿市值”,车建兴执掌美凯龙16年打造出“家居Mall帝国”,二人皆是时代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但当新房市场萎缩、存量竞争加剧,曾经支撑他们登顶的粗放扩张、政商捆绑、财务腾挪,终成刺向自身的利刃。正如一位投资人感叹:“资本盛宴终有散场时,灰烬终将落在每个人的肩头。”

二、三大共同病灶:疯狂年代的致命基因

梳理两人轨迹,病灶惊人相似:

1. 资本套现与债务击鼓传花(★★★★★)

汪林朋在2023年借股价高位套现26.7亿元,美凯龙则在国资接盘前突击关闭23家商场贱卖资产。二者均通过“利润全分红、发展靠举债”模式掏空企业:居然之家2019-2023年分红18.2亿,同期负债率升至59%;美凯龙2024年亏损30亿仍实施特别分红,供应商账期却拉长至180天。这种“穷庙富方丈”的操作,本质是将企业当作私人提款机。

2. 政商利益链的致命诱惑(★★★★☆)

汪林朋借壳武汉中商时,以17亿壳公司吞下356亿资产,国有股权从43%骤降至1.7%;车建兴的重庆璧山TOD项目资金异常流转,直指地方招商的利益置换。二者皆深谙“政策套利”之道——借国企混改东风完成资本腾挪,却将合规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

3. 财务魔术的集体沉沦(★★★☆☆)

美凯龙被财政部查出“收入跨期确认”,居然之家毛利率三年暴跌14个百分点,二者均通过压缩成本、减值调节等财技粉饰报表。当行业增速跌破5%,这些“技术性踩线”操作再难掩盖业绩塌方,最终触发监管铁拳。

三、本质解剖:粗放扩张撞上存量时代

深层病灶,在于房地产黄金二十年哺育的畸形生态。

1. 新房依赖症催生赌徒心态

家居家装行业曾与地产开发高度绑定:2018年新房销售峰值期,红星美凯龙净利率达18.7%,居然之家门店年增30%。这种“躺着赚钱”的幻觉,让企业沉迷于“拿地-开店-融资”的粗放循环,忽视精细化运营。当2024年新房销售腰斩,美凯龙营收暴跌32%,居然之家利润三年连降,赌徒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2. 规模崇拜下的管理失控

汪林朋曾喊出“千店计划”,车建兴执掌期美凯龙资产负债率飙升至58%。这种“大即是美”的思维,导致内控形同虚设:高爽套取349万暴露审批漏洞,居然之家48处物业权属瑕疵埋雷。当规模扩张沦为权力寻租的遮羞布,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四、行业警示:切割过去方能向死而生

狂飙时代的灰烬,终将催生新芽。对家居行业而言,三大转型已成生死命题:

1. 从“大店模式”转向“社区渗透”

居然之家405家卖场空置率超20%,美凯龙单店坪效三年下降37%。存量市场需要“毛细血管式”布局:日本家居巨头NITORI的300㎡社区店坪效是大店的3倍,国内鲤享家35平米旧改社区店坪效是传统装企10倍,这些轻资产、高周转模式才是未来。

2. 从“地产附庸”转向“服务赋能”

当新房交付量萎缩,存量房改造占比已超60%。企业必须摆脱“卖场收租”思维,学习宜家向设计服务延伸:居然之家接入AI设计大模型,美凯龙试水局部改造套餐,都是值得关注的转型信号。

3. 从“资本游戏”转向“合规经营”

汪林朋们用血淋淋的教训证明:任何财务魔术都敌不过穿透式监管。企业需建立透明化治理体系,例如引入第三方供应链审计、设立ESG委员会,用合规换取长期资本信任。

结语

车建兴、汪林朋的跌落,不是偶然的个人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谢幕。当房地产高周转模式终结,家居家装行业必须清醒:唯有与粗放式经营彻底切割,向精细化、服务化、社区化转型,才能在存量市场中重获新生。毕竟,没有永远的风口,只有适者生存的法则。

9.jpg

联系我们,让管理更高效

咨询热线:400 0878 097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赛思软件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广东赛思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62080号[百度统计]
电 话:0769-88054599 售后电话:13717179613 后台管理 | 【网站地图】【GMAP
提交需求
联系我们
您好,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致电赛思

销售:400-0878-097

售后:0769-88054599

公 众 号
扫码关注留言
返回顶部
免费咨询
在线客服
提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