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税增加对中国家具行业的影响
关税增加势必会对中国家具行业产生影响。
- 出口成本激增,价格竞争力下降: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中国家具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出口成本增加,订单减少,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一些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关税增加还将导致中国家具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上涨,削弱了价格优势,导致美国市场对中国家具产品的需求下降,尤其是中低端产品,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
- 订单加速外流:美国客户可能转向越南、墨西哥等享受低关税的第三国供应商。2024年越南对美家具出口额已突破10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150%),而墨西哥因《美墨加协定》(USMCA)享有零关税优势,订单转移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 供应链重构压力加大: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需调整“中国制造+美国销售”模式。例如,敏华控股已在越南布局产能,顾家家居在墨西哥设厂,中小型企业则通过入股东南亚工厂或代工合作转移生产环节。美国原产地追溯政策(SMR)要求钢水冶炼地证明,进一步迫使企业将产业链迁移至东南亚以规避限制。。
- 行业分化与洗牌加速:大型企业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加速全球化布局,而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可能退出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家具行业集中度(CR10)预计从15%提升至25%,行业进入深度整合。
二、中国家具行业的应对措施
- 产能全球化布局,规避关税壁垒:头部企业海外建厂,如顾家家居在墨西哥投建生产基地,利用USMCA协定实现“零关税入美”,同时辐射美洲市场。中小企业则通过入股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工厂或与当地企业合资代工,保留设计研发环节在国内,降低转移成本。
- 供应链本地化:在东南亚建立原材料采购和加工中心,例如越南约70%的家具生产设备依赖中国进口,形成区域产业链闭环。。
- 产品高端化与技术创新:开发智能家居(如MPE智能床)和环保材料(无醛板材),提升溢价能力。推动自有品牌出海,如源氏木语通过亚马逊DTC(直接触达消费者)模式掌握定价权,减少对OEM代工的依赖。
- 市场多元化与内需挖潜:加大对RCEP成员国(如日本、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分散风险。2024年中国对东盟家具出口同比增长18%,成为增长最快区域。结合适老化家具(如凯翔家居的适老沙发)、整装定制等趋势,利用电商直播和下沉市场渗透扩大内需。
- 供应链精益化与数字化管理:通过工业互联网优化排产,将原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对冲关税成本。建立小批量快反生产线,满足欧美客户个性化订单需求,以差异化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结论
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家具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挑战,但也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全球化布局、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和供应链优化,中国家具企业可以有效应对关税增加带来的压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