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科技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中,AI 大模型宛如一股迅猛的洪流,强势冲击着各个行业,智能家居领域更是站在了这一变革的前沿阵地,迎来了颠覆性的发展机遇。
一、智能浪潮:智能家居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智能家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 TechInsights 这家专业市场调研机构所发布的数据,2024 年,全球在智能家居设备、配套服务以及安装费用等方面的支出,预估会较上一年同比增长 7%,总金额突破 1250 亿元大关。而中国市场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尤为惊人,增速高达 20%。展望至 2030 年,全球范围内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支出将逼近 1950 亿美元。这一显著的增长趋势背后,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以及边缘计算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的成果。从国内市场来看,依据《前瞻经济学人》的测算,2024 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7848 亿元,实现约 10% 的同比增长。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智能家居在整体市场中的渗透率依旧偏低,截止到 2023 年,中国智能家居的渗透率仅在 15% 左右徘徊,这也意味着未来该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挖掘潜力。
二、技术革新:AI 大模型赋能智能家居
曾经,智能家居的发展之路布满荆棘,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早期的智能家居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用户所体验到的智能化程度也极为有限,多数产品只能依照固定的程序运行,或者依赖用户手动操控,严重缺乏对环境和用户行为的智能感知能力,更不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的功能。用户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复杂的产品配置和操作学习,才能实现一些基础功能。但随着 AI 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 AI 大模型的广泛应用,这些长期困扰智能家居发展的痛点正逐步得到缓解。借助不断进步的感应技术,结合 AI 大模型强大的学习与分析能力,如今智能家居的信息处理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以海尔旗下的睡眠监测仪为例,它能够精准监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并基于此联动空调,自动调节室内的温湿度,为用户营造出更为舒适的睡眠环境。当前,众多智能家居厂商纷纷投身于将人工智能大模型融入产品研发的探索之中。像海尔智家选择接入 DeepSeek,美的则与文心一言达成合作,海信自主研发了 “星海大模型”,萤石也推出了自研的 “蓝海大模型” 等,这些举措都标志着 AI 大模型正引领着智能家居从最初的简单自动化阶段,稳步迈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新时代。
三、群雄逐鹿:智能家居市场竞争格局
智能家居这片充满无限潜力的广阔市场,宛如一块巨大的蛋糕,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竞相角逐,当前主要形成了四大阵营主导的竞争格局。首先是以海尔、美的、海信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它们凭借多年在品牌塑造和家电单品制造方面积累的深厚底蕴,围绕各类家居场景,积极对家电产品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及技术创新。比如美的就曾推出 “美的智慧家” 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针对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这五大家居核心场景,提供兼具共性与个性化的产品套餐。其次是互联网企业阵营,像百度、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它们更倾向于打造具有强大入口功能的网红智能单品,以智能音箱为例,通过这类产品作为流量入口,带动其他相关联动控制产品的发展,进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实现 “挟入口以令诸侯” 的战略目标。再者是以华为、小米、苹果为代表的 3C 企业,它们充分依托自身在生态链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成功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以华为鸿蒙智家为例,目前已经与超过 3000 家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打造智能家居生态链,在全屋智能领域所涵盖的产品种类(SKU)更是多达 6000 余种。此外,还有大量专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创业公司,它们以创新的技术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在这片市场中积极寻找发展机遇。不同阵营的企业,依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策略。传统家电企业为了弥补在智能家居领域市场认知度不足以及缺乏 IoT 设备入口的短板,与手机厂商开展合作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早在 2015 年,海尔就与华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动智能家居业务的发展。与此同时,美的、格力、方太、九阳、松下、苏泊尔等众多家电品牌,也纷纷选择与手机厂商展开合作。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家电企业独立打造自身家居生态系统的趋势愈发明显,其中海尔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22 年,海尔通过旗下智能家居品牌三翼鸟发布了 “1+3+5+N” 全屋智慧全场景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了智家大脑、全屋专业系统解决方案、智慧空间解决方案以及丰富多样的场景化体验,全方位满足用户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手机厂商原本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入口优势正逐渐被削弱,这也为那些具备强大品牌影响力的家电企业创造了更多抢占市场先机的机会。
四、荆棘满途:智能家居发展面临挑战
相较于传统的家居家电行业,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它不仅涵盖了传统家电产业的各个环节,还深度涉及软硬件技术以及相关设备领域。从产业链的上游来看,技术层包含主控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中游则不仅有家电家居制造环节,还涉及各类操作系统等软件层面。在这种全新的供应链格局之下,传统家电企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像海尔、海信等传统家电企业,以往在上游制造环节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品牌和渠道优势在市场中立足。然而,在智能家居时代,尤其是全屋智能成为主流趋势的当下,消费者的关注点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品牌或者某一款优势产品,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 “智能化” 水平以及能否提供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出发,传统家电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并构建一套全新的关于硬件和供应链的认知体系。在智能家居上游的核心芯片领域,例如 SoC 和 MCU 等主控芯片,我国在中低端 MCU 国产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高端市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智能家电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此外,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不同企业生产的智能家居产品之间普遍存在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如果将产品控制权交由第三方平台,那么用户数据极有可能被轻易获取,同时自身的市场份额也面临被抢占的风险。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不同平台之间也同样突出,即智能家居产品系统普遍不兼容。因此,构建一个类似于苹果 iOS 系统那样强大且统一的生态系统,成为了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各类企业都在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专属生态系统,期望能够使自家的设备和方案成为未来数字生活以及全屋智能领域的核心枢纽。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一旦有企业能够率先构建起这样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并以此吸引各类智能设备接入,那么该企业无疑将在全屋智能时代占据领先地位。对于消费者而言,随着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全屋智能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家电、家居使用习惯即将形成。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这些智能家居产品将不再仅仅充当简单的 “执行工具”,而是有望进化为具备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的 “智能管家”。在这一发展趋势下,行业价值将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这一现象是智能家居领域所有大型企业都无法回避且必须积极应对的。